以接纳心态取代内斗,以当下模式取代强迫
静等花开——我和春天有个约会
2021-09-29
二十年过去了,从出现症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这么久,但幸运的是,我现在已经基本上正常生活没什么问题,特别是恐惧感的明显降低,让我倍感轻松,我现在相信我可以痊愈了,并且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收获,会有超脱的感觉,因为我现在就领略了一点它的感受。现在,我把最近的一些感受心得与大家分享。
关于行动
不要让自己闲着,就像普通的正常人,他们就是不让自己闲下来,比如很多的老年人,去跳广场舞,去学书法,去上个老年大学,都是在为自己找事做,学书法不是要当书法家,重要关键的在于“学”和“做”,每天学习一点点,每天进步一点点,每天都有一点收获,人生就过得充实,至于结果不重要,尽力了顺其自然。我有个朋友闲暇的时候,还买了十字绣,有空的时候自己绣绣。
看书扩大了我的视野,以前我从来不关心国家大事,中央新闻都很少看,更别说国际新闻了,自从看了一本《世界通史》,我虽然不是全都能看懂,但还是可以明白一些的,看过之后我就开始关心国际问题、看国际新闻,这让我更多的去了解世界,越是了解世界、了解社会,与现实的连接越多,你就越现实,现实感越强,活在现实中、活在当下的真实感就越强烈,而不是活在自己的幻想、想象、思维中。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,我们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。
关于恐惧
想急于改变,是为什么呢?还是因为恐惧,我也不知道为什么,不知不觉的我就不那么恐惧了,以前父母要求高,我怕他们不养活我,所以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,现在我也不怕他们了,我能养活自己了。但我觉得归根结底是我不那么神经质的怕死了,在这些年的自救过程中,特别是最近我一步一步的承认接纳了自己的恐惧感,过分的怕死也得到了逐渐的淡化,所以我现在也不着急着想改变,慢慢改吧。也不害怕自己不如别人了,这样心胸就比以前宽广了,可以容得下比我强的人了。欲望也没有那么强了,以前总是希望比别人强,只有做天下第一,只有完美才安全,这样也不行,那样也不行,多了不行,少了还不行,现在觉得可以随遇而安,不管多了少了好了坏了都可以,怎么样都可以都行,生活中的这些小事怎么样都无所谓。随着怕死的恐惧感的消退,其它的恐惧感也开始瓦解,失眠得到了改善,以前失眠的时候很着急,越想睡着就越睡不着,越睡不着就越恐惧,担心害怕失眠带来的不良后果,就焦虑抗拒失眠,越抗拒就越焦虑越睡不着,陷入恶性循环,现在渐渐的不过度的怕死了,睡不着就睡不着吧,大不了最终一死,就算能睡着,人也会死亡,这样想反而放轻松了,没有焦虑了,不多久就睡着了,入睡很快,也能按时起床。当我的死亡恐惧在渐渐的淡化的时候,我就没有了后顾之忧,大胆的投入到行动当中、生活当中,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上,我是一天比一天轻松,一天比一天快乐,真为自己走出恐惧而感到庆幸。
关于接纳
其一,接纳难,不知道怎么接纳,就会陷入理论纠缠,我个人的经验,不理解什么是接纳、怎么接纳,可以先多读孟刚老师的书,把书的内容有个大概印象,然后就不要管它,去生活,去行动,在行动的过程中,你自然会去结合书上的内容,去领悟。似有所悟,这很好,有进步,然后再去看一下书,接着再不要管它,去行动,以此循环。这样就能一步比一步领悟的深,渐渐就会总结到经验,越做越好。
其二,找出自己的长处,就是自己比较有能力的地方,然后去努力发展这个长处,这样你的力量就会增加,再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的时候就更容易做到。我发现接纳不了也和自己没有力量,自己不强大有关。越是某方面能力强,有力量了、强大了,就越是容易做到接纳。不需要找到很多长项,一项就可以,找到你最擅长最拿手的,譬如,我的长处就是学习能力,(我不擅长社交,这可能也是大多数病友的性格),于是我就看书,看了五六年,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,自己就有了自信,有了力量感,有了一种成就感强大感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我的日常生活还是一团糟,生活基本上都是老父亲照顾,做饭洗碗收拾家,我全不感兴趣,提不起精神去做,我也接受不了自己这样,也抗拒,但就是没有办法。我对学习的兴趣很浓厚,那就先不去管那些了,能做什么先做什么吧,等在学习上积累的力量感强大起来后,接受这些就是容易的事。接纳了,就有心情去做了。
以前也是对自己要求太高,所以压制真实的自己,不接受真实的自己,觉得她太平凡太普通。一方面不屑去做自己能做到的事,觉得自己是做大事的人,另一方面自己又做不到那些大事,成不了大人物。真实的自己又是个普通人,这就很矛盾冲突,我活在这种冲突夹缝中,什么家务活也不做,觉得那是琐碎小事。所以,这种过高的要求一定要降下来,如果做不到接纳,不要去管它,先发展自己的最好的那个长项,从点滴做起,慢慢积累,这方面带来的强大感会削弱你的恐惧,再去做别的事就胆大多了,也自信多了。
关于理想
看书引发了我对文学的兴趣,我报了成人高考的汉语言文学的本科,想学完再报个历史专业。以前没有节制的买衣服,穿什么都是想按别人的喜好来穿,想得到别人的喜爱,现在觉得那都是活给别人看的,穿自己喜欢的风格就好,把钱多用在学习上,提高自己的能力,这才能获得真正的自信,而穿衣服得到的自信是微乎其微的,也是短暂的。当我没有精神追求的时候,物质的欲望才更加强烈,才贪图吃喝玩乐。最近我在学习写诗词,当自己的精神追求越来越多的时候,做的事情越来越有意义的时候,就会自然乐在其中。活着真的不是为了钱,钱是工具、是手段,但不是活着的意义、活着的目的,我们只是通过钱这个工具来实现自己想要的目的。活着必须有精神追求,否则活着就是一具空壳。
孟刚老师说不要把消灭症状和改变性格当成活着的目标和意义,而把生活真正的目标和意义忘记了。活着真正的意义是做有意义的事情和爱人,我自己的感觉是主要是一个“爱”字,有爱、有感情才是一个人,由“爱”而发出的能量去爱己爱人、去做利己利他的事情。有的人很小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,理想是什么,但我一直都有点模糊,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,真正的理想是什么,直到38岁在自救痊愈的道路上,才找到自己的最爱。然后我就确立一个目标,可以称之为理想,开始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,在奋斗的过程中,自我会得到逐渐的完善。我现在的理想是写一本书,做一个作家,也许可以实现,也许不能实现,都不能影响我追求的脚步,我尽力了,我就死而无憾,结果顺其自然。
以前爸爸总和我说,别人哪里都好,你哪里都不好,要我和别人一个样子才行,于是我向外看,总觉得别人才是好的,别处的风景才是美的,却忘了自己与别人不同,自己也有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好,自己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景,自己也是一道风景线。
从知道到做到,是一个积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改变是自然而然的发生,而不是强迫强制发生改变。不能强求。强求了也没用,真实我也不会按照你的强求来成长,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,它自有它的自然成长规律,那就是只管行动,慢慢的、和风细雨的影响它,改变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。改变不会立马奏效,需要坚信一定会改变,坚持行动,你接下来需要的就是耐心等待,静等花开。
,时长03:25